纪念Aaron Swartz:互联网的上限和底线

竹田伊織
9 min readJan 10, 2019

--

我以为这个系列可以更晚一点去“与热点接轨”,但计划赶不上变化,2018年的互联网狂飙突进式的变化让我甚至开始怀疑互联网环境的多元性,并为此思考了许多。

尽管每一年的互联网都在以“某种形式”割裂,但今年的变化尤为激烈,不仅仅是在言论环境上,在应用上也开始出现割裂的迹象 — — 这里必须要阐明的一点是:这种应用上的割裂是为了让互联网更好的进行融合,因此这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我们无需为它担心 — — 但让人困惑的,是2018年互联网社交多元性的坍缩。

虽然这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开始并局限于某个话题,而只是出现了这种倾向,但由于互联网用户基数很大,因此某些大众性的话题的讨论量增大一点点,也会非常明显地在一个用户的屏幕前表现出来。这其实也无关紧要,一些话的热度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过去,问题就在于自2017年开始,一些关于时政和地域的话题的讨论持续了几乎到了现在,参与讨论的人数在直观上比以往有所增加。

尽管我们周围仍有多数人不依靠网络社交来发表自己的言论,或者一些人通过网络仅仅看自己家人和朋友的Facebook动态或者朋友圈动态,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人不会在饭后或者酒吧里讨论时政问题。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茶余饭后或者bar里讨论这些问题大家往往更容易达成共识,但在网上却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 — 或者委婉点说,很难达成一致 — — 这一年,不仅大量的社交用户卷入了类似的话题讨论,并且相应的,因为地缘政治和社群效应,持不同观点的人也变得越发对立。

尽管我不认为SNS仅仅是一个极端情绪发源地,现在我在SNS上依旧能够获得大量的讯息,只不过它们都只是消息,而并非更深度的内容,但这样的冲突对话确确实实对我的网络社交体验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我开始尝试不去频繁刷那些SNS,试着回避这些讨论,甚至不再频繁发言。我继续开始在Youtube上找一些精致的短片、MV或者vlog、或者翻看一些网站和博客文章、书籍和研究报告,这些更深刻的内容让我的心态更加平和,甚至能够帮助我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这让我不断地问自己一个问题:同样是在互联网上,我为什么并不能做到良好的信息筛选,而是泥沙俱下地接收到了各种各样的讯息?尽管我能够做出围绕自己价值观的判断,但它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因为这种筛选的过程会让人感到烦躁,甚至会让人发泄出同样的极端情绪。

这并不是一个能够一刀切的问题,更不是一个依靠言论管制能够解决的问题。如果大家都因为内容审查而在网上谨小慎微地实践着“政治正确”的道德规范,那同样不是处理问题的真理。

当今互联网拥有的上限很可能已经超过一般用户的想象,它的飞速发展在惊动了政客和商人之后,其变化也在不断突破这些人对他的期望甚至渴望。 互联网拥有的这种“上限”并不是那种“形而上学”的某种思想或哲学高度,而是实打实的能力上限。这种能力上限同样也在推动普惠科技的发展,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到,只能通过越来越快的手机App和网络响应速度、越来越方便的线上线下统一购物渠道、以及更丰富的财富管理方式感受到一丝丝的改变。

在互联网的能力上限变得愈加强大同时,互联网也正在变得更加立体,而后者是一件更容易被人忽视掉的既定事实。我们一直认为“互联网是平的”,但从70年代的TCP/IP协议诞生,经过这将近50年的发展,我们发现在互联网上早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话语体系、圈子和功能,媒体、社交、金融体系的加入让互联网并不像曾经那些建设者们所设想的那样实现所有用户的平面网络化结构,而是变成了一个多维的空间,一个游离于我们身体之外但又息息相关的新世界。互联网的存在并没有让这个世界更加透明,反而变得更加复杂。

这直接造就了互联网更低的下限。如果从单纯的技术角度而言,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数据、金融与征信系统开始接入互联网,黑客攻击带来的损失也将会呈指数级增加,由此带来安全风险也正变得越来越高。 就技术和企业层面而言,彻底解决黑客问题的可能性为零,那么就依靠不断进化的云端和AI的方案进行主动预测,以及实时漏洞检查等能够快速更新的技术进行防御。

技术的应用在人为,这样的道理同样也适用于人们网上的日常行为,比如发帖、评论、直播、联机游戏、刷SNS等。随着个人电脑、网吧以及移动联网设备的不断普及,现在,这些我们曾一直以为不会成为生活刚需的需求,基本上都成为了刚需。

并且,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性,用户在网上的行为下限同样出现了惊人的下探。因为,至少在饭桌或者吧台前的人们在聊天的时候,多少还会考虑到“面子问题”,但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面对屏幕的是怎样的人。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民事或者刑事案件,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但互联网不可能对人像是对黑客攻击一样实施严密的防御机制,想要让这些人与互联网彻底绝缘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与Aaron Swartz同样为互联网的建设工作的程序员/黑客和科学家、包括发明万维网的伯纳斯·李、数字前沿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成员们一直都认为互联网是存在自己的底线的 — — 尤其是在互联网全民化之后。并且这种底线不是谁来规定的,而是源自互联网自身。

1984年,《新闻周刊》的记者史蒂文• 利维出版了历史上第一本介绍黑客的著作 — — 《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Hackers: Heroes of the Computer Revolution)。在该书中,他进一步将黑客的价值观总结为六条“黑客伦理”(hacker ethic),直到今天这几条伦理都被视为这方面的最佳论述:
(1) 使用计算机以及所有有助于了解这个世界本质的事物都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任何事情都应该亲手尝试。
(Access to computers — and anything that might teach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way the world works — should be unlimited and total. Always yield to the Hands-On Imperative!)
(2) 信息应该全部免费。
(All information should be free.)
(3) 不信任权威,提倡去中心化。
(Mistrust Authority — Promote Decentralization.)
(4) 判断一名黑客的水平应该看他的技术能力,而不是看他的学历、年龄或地位等其他标准。
(Hackers should be judged by their hacking, not bogus criteria such as degrees, age, race, or position.)
(5) 你可以用计算机创造美和艺术。
(You can create art and beauty on a computer.)
(6) 计算机使生活更美好。
(Computers can change your life for the better.)
根据这六条“黑客伦理”,黑客价值观的核心原则可以概括成这样几点:分享、开放、民主、计算机的自由使用、进步。

— — 《黑客与画家》中文版译者序

交流与分享,是互联网得以发展的初衷。它为世界上的人们开放了巨大的沟通空间和创作空间,甚至还是学习空间。最早一批用上互联网的科学家不仅仅只会在邮件之间插科打诨,而是用于分享论文、交流学科经验 — — 至少在当时是如此。快速的文件传输带来的便利使得这些科学家有机会更好更快地学习、掌握新方法、完成更深层次的研究。

到了现在,更快速的网络带来的是更快速的信息获取途径,这意味着我们接受信息的便利程度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样地,尽管人们吸收知识的速度没有变化,但知识的传播速度也会跟着互联网变得更加迅速 — — 不论是高校学子还是临街小鬼,都能够通过互联网接收到更多的新知识。海量的知识带来的不仅仅是新的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当一个人吸收到足量的知识之后,由于知识带来的眼界更加开阔和多元,这些人会变得更加包容(至少从行为举止上),因此不论人格还是行为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且先不论这样的人最终会成为好人或者大坏蛋,至少这种变化能使得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能够呈现出更优雅的姿态,而知识本身能够让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加丰富,并且得益于普及化的互联网,受益的将不再是一小部分精英人士。而这,也正是Aaron Swartz所提倡的知识共享的愿景。

“让一个人变得更好”,这是互联网可以做到的事情,但事实上或许就现在 — — 2018和2019之交 — — 仍然是过于理想化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互联网很难让所有人享受到这样的好处。

一方面,尽管面对需要循序渐进吸收知识的一般网络用户,维基百科成为大多数希望获取知识的用户的第一道铺垫,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是因为好奇心或者求知欲才使用互联网,而一些知识库的付费需求以及那些刻意封闭的网络社交环境也让一些更深刻的知识始终被一小部分人占据;另一方面,由于盗版带来的版权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因此更多带有版权的知识与学科体系无法让用户以最快的速度获得 — — 尽管我个人认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会催生一种超越版权的标准,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以更廉价的方式获取知识,但它将会是什么样子,目前可能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 — 或许利用数字身份和数字货币实现的知识订阅将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案,但那很有可能只是数字版权的一种延伸,而不能形成普惠价值,甚至无法长久持续下去。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会干等着那些不思进取的人,它正在以一种我们难以察觉的方式发展,这种发展在未来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快,可能还会因为地缘政治问题导致不同地区的广域网连接困难,但能够预见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在特定的时候迭代我们自己的知识库和常识库,才能够应对互联网对我们个人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互联网正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想要搭上这辆快车并跟上时代,不断更新的知识和其获取方式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技能。

上一篇:关于改变自己

这是“纪念Aaron Swartz”的第二篇文章。我是一个传统的电子游戏玩家,同时也是科技行业的B2B观察者。我希望能通过一个旁人无法驻足的视角,观察那些曾经发生的故事、梳理Aaron Swartz留下的遗产。

--

--

竹田伊織

Virtual Photographer | Former Xbox PR agent | Banner captured by myself